不满卡比超变皮卡丘 香港玩家游街抗议任天堂
时间:2016-06-02 来源:六零G 作者:admin 浏览:次
上周,因不满《精灵宝可梦》的官方译名,20余名香港PM玩家举行了一场“捍卫卡比超”的活动,要求官方改名。
大陆玩家所熟悉的皮卡丘在香港通常被称作比卡超。5月上旬,香港任天堂放出了初代151只宝可梦的官方中文译名,香港玩家熟知的《宠物小精灵》被译为《精灵宝可梦》,比卡超变成了皮卡丘。
官方译名一出,香港玩家大呼毁童年。
面对香港玩家的示威活动,任天堂方面表示十分感动,并拒绝了他们的请求。
官方不会因为此事而修改译名,反而将因此考虑取消本将在香港举办的宝可梦世界游戏大赛2016的香港区选拔赛。
本土化=伪科学?
国外动漫、游戏、影视作品,由于引进地区和翻译人员的不同,译名产生差异的问题十分常见。中国大陆、香港和台湾,语言发音和写作习惯都有不同,甚至连生活方式、文化上都有差异,导致情况更加复杂,香港玩家不满比卡超变为皮卡丘,大陆玩家也觉得比雕改成大比鸟是什么鬼,况且如果真的译为比卡超,大陆玩家估计也难以接受。
众口难调是一件最无解的事情,从这点上来说,游戏公司本来就不可能做到让每个玩家都满意,尤其是在译文本土化和译文大众化混淆不清之后,这件事变得更加艰难。所以,过分要求官方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,本就是不现实的。
除了各方要求不同之外,译文的还可能因为各种各种的原因出问题。
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机器人高达,虽说香港叫高达,台湾叫钢弹,也有很大差别,但问题是,在官方想注册大家普遍认可的高达时,却发现“高达”已经被一家公司注册了,只能迂回战术,退而求其次改名叫敢达,如果官方早点注册商标这类事情就能避免。
还有一些是因为时间太久,民间叫法太多。就比如你们谁能准确分出清小叮当、叮当猫、机器猫和哆啦A梦?大部分人都会以为都是那只蓝胖子吧。
但事实上,叮当猫是这只黄色的狸猫。
蓝胖子则是机器猫和哆啦A梦,但由于它有时候被译作小叮当,由于太过相似,时间一久,大家就彻底糊涂了,直至他们的作者藤子.F.不二雄去世,遵其遗愿,蓝胖子才统一更名为哆啦A梦。
任天堂官方也表示很无奈,他们已经做出了努力,希望大家不要介意,就把Pikachu当成标准发音就好。
所以说,官方一直在强调的“译文本土化”本身就是一个很悬乎的概念,官方和民间从有的层面来看就是天然对立的,这种事就是玩家过分执念看起来不通情理,可是游戏官方也没有理由埋怨,各执一词必然是最终的结果。
虚拟二次元——精神力量的集结
对于玩家近乎疯狂的执念,有的人可能会问?不过就是一个名称,你们二次元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吗?
当然至于。
二次元的本质并不是ACG本身,而是爱好ACG。既然是爱好,就会形成一个集群,这个群体内就势必产生自己的文化符号,对于二次元来说,他们原本就建构在虚拟世界之中,正因为相似的价值认同才走到一起,才能把这种虚拟创造成为一种文化,所以在二次元世界中,这种情感聚集和相互的认同感比在其他任何事物中都更难以撼动。
对于这款游戏的死忠粉来说,他们介意的其实不是名称本身,而是在日积月累的世界建构中的情感累积,这种约定俗称预示着他们的群体化、特殊化和认同感,甚至成为二十年中生活的一部分,一旦这种认知被破坏,他们表现得难以接受,尤其说他们是在和官方死磕,不如说死磕这种行为本身,就是他们热爱这款游戏的表现形式之一。
就好比有人说当你追求梦想的时候去看《海贼王》,那会让你充满力量和希望,而当你梦想破碎的时候,应该去看《银魂》,因为它告诉你怎么怀揣美好面对支离破碎的世界。这就是二次元背后的奥义。
所以,译文的最终结果并不可能被任何一方左右,但也不妨碍任何一方不满抗议。
责任编辑:admin